131-7028-4319

微信分享

解码宏村艺术小镇:世界遗产地的文旅融合创新范式

2025-03-21 太哲工艺

一、世界遗产的活化密码

宏村艺术小镇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宏村景区,联动卢村、屏山等14个中国传统村落,构建起全域文旅生态圈。2024年三季度数据显示,小镇接待游客量达2636.9万人次,其中研学写生群体占比超30%。通过三大核心策略实现遗产价值转化:

非遗+场景再造:引入扎染工坊“丛构草木”、徽墨体验作坊等16个非遗项目,将静态展示升级为沉浸式体验,带动相关业态营收增长45%;

艺术+空间重构:在塔川、秀里等村落打造分散式艺术聚落,改造空心村民宿23处,客房均价达1200元/晚仍保持80%入住率;

科技+传播裂变:运营“遇见宏村”全媒体矩阵,通过穿越机航拍、AR明信片等技术传播内容获赞62万次,粉丝转化率达12%。


艺术小镇


二、校地合作的创新实践

小镇与安徽大学、同济大学等院校建立深度合作,形成“创意孵化-落地实践-商业转化”闭环:

设计下乡计划:2024年启动23个村庄改造项目,学生团队为卢村省级非遗“雉山凤舞”设计全新视觉系统,衍生文创产品销售额破50万元;

产学研基地建设:建成万春艺术馆等93个写生基地,年接待艺术院校师生超50万人次,带动周边餐饮、住宿消费2.3亿元;

数字艺术赋能:运用Grasshopper参数化设计改造南湖沿岸景观,卵石嵌缝技术使绿化覆盖率提升至92%,获住建部生态修复典范案例。


内容标签: 艺术小镇,文旅融合,非遗活化,写生经济,乡村振兴